- A+
随着国产电影票房屡创纪录,这两年,影视投资似乎成了全民热门投资项目。但是,影视市场不仅水深,而且水浑,市场监管也不到位,这就给了一些人打着投资电影旗号疯狂敛财的机会,影视投资骗局层出不穷,“坑人”手段五花八门。



这两年,“影视众筹平台”“影视理财平台”崩盘倒闭,组局者卷钱跑路的情况,时有发生。这些“影视理财平台”的诈骗套路一般是:

●有的也会设立合同陷阱,使投资人把资金都会转入非第一出品方对公账户,进行合法诈骗;有的甚至连纸质合同都没签,所有钱财来往都存在于虚拟平台,你的资金又是否会安全?
●用户小额试水的时候可以正常提现,一旦大额投入,网站或者app就打不开,客服也找不到,也就意味着你之前投进去的钱全部都会打了水漂。
恰恰就是这样成本几乎为零的诈骗套路,只需要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app、几个项目PPT,便可以在短短两三个月,就可以完成整个圈钱过程,对投资人进行快速收割。投资者一旦踩雷了,基本上就意味着血本无归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及时止损,否则到最后只能是“渣都不剩”,即便报警,也很难追回损失。
二、挂着羊皮卖狗肉:
如果说“影视投资平台”还好歹还有个平台的话,那些注册个皮包公司就开始售卖影视剧版权份额的做法,门槛更低。一个漏洞百出的劣质PPT,再加上伪造公章和合同,就能够轻松“骗”到几千万。因为门槛更低,所以这种骗局也更广泛,散落在微信群、贴吧里、微博上的各个角落。这些人的诈骗套路一般有两种:
●做个PPT,主创挂上知名导演和演员来做虚假背书,甚至私刻公章,伪造合同,到处进行融资;
●利用虚假“联合出品”进行行骗;
因为“猫眼专业版app”呈现的信息会出现误导,这样的骗局非常具有欺骗性,即便是业内人士不小心也会上当。但果子注意到,有些公司在“猫眼专业版app”里查询是很多影片的“联合出品”,看上去已经是行业内资深靠谱的影视公司,但在实际影片的正片中,却很诡异地“消失”了,并没有这家公司的身影。
四:传销式卖电影票,享受票房分红:
不仅有影视项目在拍摄前进行融资,也有的项目会在上映前以“认领电影票销售任务”来享受票房分红。比如,此前的院线电影《坏爸爸》就曾宣传,只要买票看电影,不仅返现金,还能“参与票务销售分红”。这样的宣传看着像是天上掉馅饼,极具有鼓动性,其实像极了洗脑课程。
影视投资最大的风险就在与平台上的选择,毕竟你看中的是投资后票房带来的收益,其实往往是平台看上的是你的本金。如果连这部电影都不存在,本金又是否会安全呢?投资电影当中的风险不是一篇文章能了解清楚的,总结的以下六点,希望能够在你投资的道路上做参考。
●投资电影要和第一出品公司对接;
●平台APP充值电影项目不能投;
●没有国家广电总局备案的电影不能投;
●打款非第一出品方的对公账户不能投;
●上映过的电影不能投;
●没有纸质合同的项目不能投
- 我的微信号
- 扫码添加
-